在“匠人”标签被滥用的年代,他们却被互联网遗忘在深山

2017/03/13辛建军

辛建军:来自江西宜春,民艺记录者,微信公众号“觅器”创办人

2013年,我在北京西站乘上开往江西的列车,送行的好友对我预言:总有一天,你会后悔的,你会怀念这里的开放和万种可能,懊恼自己和家乡的格格不入。

转眼4年已经过去,我所后悔的却并非好友所预言的。我在后悔,为什么没有早一点来做追寻民间手艺这件事情呢?

宜春市万载县茭湖乡景色

1

回到江西老家之前,我在北京上过4年多班,在搜狐畅游做过网络营销,也在两本商业杂志做过记者,关注的领域一直没有离开过互联网。2013年,因为家庭的原因,我下定决心回到老家——江西宜春。

这是一座位于江西省西北部的小城,很多人对它的印象,都源自几年前的一句营销口号——“一座叫春的城市”。自古以来,这里便是农耕发达地区,多青山好水,生活节奏极其缓慢安逸。

我却不停地给自己找“事儿”。回来后的头三年,我在体制内的一家媒体上班,氛围可以用这句话来概括:你可以少做事,但绝不能多做,否则会给周围的同事压力。单纯如我,每日加班加点把单位的新媒体业务从无做到有,再做到几乎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最终还是被体制消磨了所有的信心、耐心。2016年5月,我辞了职。

这个在我口中经常被扣以“老少边穷地区”加以调侃的家乡,工作机会不多。而我又极其厌烦考公务员,思考了一段时间,便义无反顾走上了自媒体的“不归路”。

群山连绵的家乡略显闭塞,这是它的劣势,在我看来,却也是优势。这里的人在适应、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活智慧和风俗习惯,这些东西难道没有记录和传播的价值吗?家乡的深山里有那么多绿色、好吃的特产,难道不可以通过电商销售吗?

基于这些理想化的设想,凭着自己大学学过的那点可怜的摄像和后期知识,我开始单枪匹马地干起来。

去年6月底,我在拍摄家乡的夏布织造技艺时,意外地和高中同学初成相遇。而我们上一次见面是12年前。

夏布制作技艺-上浆

初成大学毕业后,在藏区呆了6年多,支教,也从事藏文化方面的研究。2016年初,他回到老家,待业。他对我做的事情表现出浓厚兴趣。8月,初成正式加入,主要负责线下事务的管理。我们也在小城里租了一间简陋的房间当做工作室。

在拍摄过几期节目之后,我们的注意力完全被民间手工艺及手艺人吸引。我们认为,任何一门手艺,无论它在当今时代该淘汰还是该发扬,都能反映出当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当今“匠人”二字被滥用的年代,这些最接地气,几十年如一日只做一门手艺的手艺人反而很难得到外界的关注。 

深山里的老篾匠

此后,我们的内容便聚焦于这些朴素的手艺和手艺人上,自媒体账号名称也从方言“恰噶”变更为“觅器”。追寻手艺人及美好器物之意。

2

我们以视频加图文的形式,记录手工艺的完整流程及手艺人的生存现状,通过微信公众号(觅器,ID:qiagatv86)、头条号、微博等渠道进行传播。

对手艺流程不加修饰的记录,有时可能会略显枯燥,但我们却是希望这些被记录下的手艺,即使未来失传了,也有人能循着这些影像,去重现它。

“觅器”目前已找到并记录了二十多位手艺人,主要集中在宜春及周边地区。他们中,有铁匠、木匠、篾匠,有做称的、雕刻的、打棕绳的。很多手艺,即便是我这个在农村长大的娃也是第一次见。

手艺人制作棕绳

老木匠和他的微型农具

寻觅的过程比记录工作艰苦万倍,“万能”的互联网在寻找乡间手艺这件事上,作用微乎其微。我们拍摄的这些手艺人,大多来自朋友介绍,之后还要经过漫长的反复沟通(有些手艺人甚至没有手机……),告诉他们我们做的是件什么事。然后,朴素的手艺人们在得知我们的意图后,几乎都表现出了让我们受宠若惊的热情好客。

有时也会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说走就走。一天,我们在工作室修着图,说起想去找做表芯纸的作坊,思考了不到半分钟,我们便上车,出发前往几十公里外的茭湖乡深山里。一路在农村小超市、路边人家问个不停,终是找到了那些纸棚,可惜已无人再做,皆已倒塌。

为了记录更多的手艺,我们希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将寻觅的地域范围尽量往外扩展,这注定是一趟趟孤独又艰苦的旅程。

3

我们接触的这些手艺人,大多生活在农村,年龄多在60~80岁,手艺后继无人,濒临失传。

现代工业制品的冲击,消费习惯的改变,以及人工成本上升造成的付出与回报的不对等,让很多手艺人选择放弃这些以前的营生手段。对于他们来说,出去打工是更好的赚钱途径。年轻人就更不愿学这些不赚钱的手艺了。

在交谈中,所有的手艺人都向我们表达了对手艺失传的惋惜。手艺之于他们,已是一种生活方式,放弃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是很难过的一件事情。而他们却又无力改变这一现实。

龙安平是我们拍摄的第一位手艺人,我家厨房用了20多年的那把菜刀就是他打的。通过亲戚的介绍,我们在茭湖乡找到了他的铁匠铺子。拍摄间歇,他苦笑着对我们说,他的铁器多是卖给乡邻,价格涨不上去,打铁辛苦,每个月收入也就两三千,他想出去打工。

老铁匠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我们把他的视频发布在多个网络平台之后,全网点击量迅速突破30万,菜刀订单纷至沓来。有网友开车从武汉远道而来,只为买几把菜刀。有酒店大厨用过后,给他打电话说:“像这种质量的刀,我们在其他地方买要两三千”。去年至今,龙师傅的收入较以前翻了三四倍。

这次意外收获忽然让我们意识到,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除了记录,还可以做更多尝试。

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网络推广,将那些好的传统手艺和产品带向更大、更有消费能力的市场;另一方面,我们也想对合适的民间手工艺进行再设计,做出一些“更现代”的产品,尽可能扩大消费群体。

而这两方面的尝试解决的其实是同一个问题:提高手艺人的经济收入。毕竟,没有收入,手艺再好也是白搭。

第一次见到靖安掌扇是在朋友圈,我的第一反应是惊艳。带着些许好奇心,我们在江西靖安的大山深处辗转找到了做扇子的陈时大老人。他是目前尚在世的能做这种掌扇的唯一一位手艺人了。采访进行到最后时,老人叹着气告诉我们,这是他做的最后一把掌扇了,从此不再做扇子。他已联系好镇上的一家丧葬用品店,他要去那里扎纸人纸房子,收入比做扇子高。

我和初成商量了一下,决定为老人和他的掌扇做一次众筹。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提高售价给老人信心,证明他的手艺还有市场;二是借助众筹的订单,让他带出一个徒弟来。

做掌扇的老人正在雕扇柄

我们大致给老人说明了意图,老人没有考虑太久便答应了。也许从内心来说,他对放弃家传手艺也是心有不甘的吧。

我们定下的十把扇子的众筹目标很快完成。一把扇子需要做3天,一个月后,老人按时交付,同时告诉我们,他的儿子跟着打下手也学会了掌扇制作技艺,虽然还不熟练。

扇子陆续发货,快递给参与众筹的人。

掌扇

一天半夜12点,北京的一个朋友忽然给我发来微信:“开始购买掌扇只是为了支持传统手艺,收到之后却爱不释手,非常喜欢,这样有文化内涵的东西,真正拿在手上才能体会到!”

其实,要论漂亮精致,如今的设计师们生产的产品也许要更甚一筹。但老手艺却是在经年累月的生活中磨砺而出,没有刻意的设计,处处为着方便使用而做。铁匠、木匠、篾匠们的活计,有着最朴素的审美观,散发着中国社会数千年来一以贯之的生活气息,也许这便是我们在看到这些老手艺时,内心能有舒适而亲切之感的原因所在吧。

那一晚,我躺在床上,读着朋友的微信,内心满是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