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看展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件平常小事

2018/03/12罐罐

最初吸引我去“一介”的理由,仅仅是他家的室内设计,那扇可以360°旋转的玻璃门,还可以做做手工;去了之后的印象是:这家店提供着简单好看的食物,店铺虽小但灯光很温馨,可以小坐聊天,还有小型展览可看;对我来说是家有展览的咖啡店。但这次和主理人jinger聊过之后,才发现我对“一介”有着深深的误会,其实这是家有着咖啡的“美术馆”。

“一介”的主理人是两位从国外回来的成都女生,jinger毕业于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市场营销,而ZT则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学;店铺是由两位店主亲自动手设计的。

jinger经常跑去日本和ZT一起看大大小小的展,周围又有很多学艺术的朋友,作品没有地方展示,于是一个想法逐渐在他们脑中冒了出来——“为什么我们不提供一个空间给这些人呢”。一个为更多人提供传达情绪和信息的平台,这就是这家店的初衷。

“一介”这个名字,源于一个箭头。他们在东京地铁站看到一个向上的箭头符号,联想到了“介”这个汉字,而这个型又像是个房子,所以“一介”仅仅只是一个前缀、一个媒介而已,重要的是来这里的每一个人和他们呈现的东西。

回到成都后,她们没有把店址选在热闹的商业区或文创园,而是安在了锦绣街,一片老社区包围的小公园旁,这是ZT小时候生活的地方。锦绣街到了深秋满地都铺满了银杏叶,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网红老街巷。不同于新发展的住宅区,这里还残留了浓厚的老成都气息;也因为在这样的社区中,周围居民开始了自主的非规划性发展,空间形式也是形态各异的,更加符合店主的喜好。当你去寻找“一介”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观察沿路的店铺,一不小心就会错过。

“一介”作为一个展览媒介的空间设计,也是走简简单单的风格;以白色为基色,就是为了让看展人更关注作品本身。别看这个空间小小的,其实倾注了两位店主不少的心血。原本空间是一间理发店,室内采光很不好,她们为了引进自然光,把盖住天井的铁皮掀了,让它变回一个院子。后来想要改造成工作室,就搭起了玻璃天窗,相连的墙壁则选择了1.8米的高度,据说这样从吧台去往外看正好可以挡住小区杂乱的部分。同样有意思的是这个类似阳台空间的玻璃门,是可以360°旋转的,可以根据使用者的爱好来控制开门角度,也便于空气流通。

以白底为主的室内搭上各种木质元素,包括吧台、商品陈列架、进门处的长凳以及室外长桌,很多都是店主去淘的老物件,经过二次改造再投入使用的。木头的触感加上暖黄的灯光,第一眼的感觉是偏日式的店铺风格。店主说选用木质元素,是因为觉得木头给人软和温暖的感觉,不过并没有主观地先给这个空间定义一个风格,而是根据实际需求以及想要表达出的概念来设计,最终呈现出来就是这个样子了。

从“一介”的微博名,就能发现Gallery才是店主想要凸显的东西。迄今为止,一介小展已做了四期,以往的每期都有个主题,而这次的征稿则是没有主题的,也许是某个瞬间状态的表达,也许是某个记忆情感的记录,“一介”希望通过作品表达出作者对世界认知或对生活周遭的探讨。

在刚进店的那面墙上了挂满了的10×10cm的画框,画框里呈现的是各种各样的人物,这个作品叫做“小明君的朋友圈”;作者小明君在观察身边人的生活时,看着朋友们时常发着自拍,于是就有了想把这些可爱的瞬间保留下来的想法;而选用这么小的画框画画会让他有种收藏小秘密的感觉,于是用彩色去描绘身边人的某个瞬间,记下当时的心情,然后持续不断地画,从熟悉的人到见过一面的陌生人,甚至还有没见过的人,最后就有了这个肖像画系列作品。

而在这次的展览中一介想要特别介绍的是向惠迪的作品“Heidegger Study Model”;作者介绍说,“海德格尔研究模型将抽象的建筑模型和家具模型作为媒介去思考人与空间,人与精神住宅,肉体住宅的的关系。五号和六号都将儿童记忆中的符号,不安的成人体验,当今大众文化中荒谬的流行元素与量产商品,功能与反功能的边界思考融合进一个统一的整体当中。这个整体表现了人对于日常概念与经历的投射。这些熟悉概念的投射通过抽象变得疏离与不熟悉,从而引起他人的思考与共情。”看完这段文字你是不是跟我一样陷入深深的思考?

在“一介”中展出的是海德格尔研究模型系列的第五、六件,分别是一把椅子和桌子的模型。其实如果没有看过作者的介绍,我根本不知道这件作品深处想要表达的意义,只看到了表面呈现的小时候我们用过的一些物品而已;原来这两件作品就是作者在自家阳台用一把拉花锯弄出来的;因为是在成都完成的,所以加入了一些我们熟悉的童年元素。其实“作品尝试融合并抽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体验,去引发对于社会认知与自我认知的质疑。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在时间中(幼年与成年,历史与未来)和在空间中(家里与家外,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自己与世界)找到自己的定位与自己的观点,并发声。”

 “一介小展”参展作品是通过网络对外公开招募,不论是否是职业做着相关工作的,只要是他们觉得有趣、有意义的,都可能在这里展出。目前他们正在征集第五期的 “一介小展”,如果你也感兴趣,可以随时关注投稿。

他们希望通过这个社区里的小空间来传达信息。对我来说也是一样,平时成都的展览较少,有些美术馆里的大展也是完全不知所云。“一介”提供的这个平台是更小众但“接地气”的,会有各行各业的作者,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出生活中的“艺术”。而身处老社区,总会吸引一些老住户驻足。jinger说,其实看展没有懂与不懂,只是一种状态的呈现,即使感觉不懂,那也是一种表达出来的体会,也接收到了一些讯息。就像ZT说的那样,“看展就像吃饭睡觉看电影一样是件很平常的事”。

jinger对“一介”的食物也是相当自信的,年轻人常常会有“逛美术馆之后,能坐下喝一杯咖啡多好呀”这种想法,热爱咖啡的ZT就希望带给看展的人们一杯像样的饮品。他们不但自己去学习咖啡制作,还找到了本地的咖啡豆供应商,在保证颜值的同时也提供放心食材。贴心的是,热咖啡是盛装在可保温的不锈钢杯中,可见店主的用心。店里的甜品不会喧宾夺主,但每样都有一段与糕点师有关的小记忆。

就像这块小小的布朗尼,原型是糕点师在英国旅行途中偶遇的一家小小店里吃过的,当时的阴雨天,入口后就觉得无比温暖。回来之后尝试了很多配方,终于做出了记忆中的味道;就是这些细小的故事,让“一介”体现出了家庭式的温暖。

“Art for everyone”是两位店主的理念,所以来到这里的每个人最好都能参与其中,他们提供了很特别的点餐方式:顾客可以亲手制作一张独一无二的点单卡。最初是用贴纸贴在小卡片上,现在为了环保已经改用木质印章的形式,同时还可以用彩铅画成自己风格的点单卡。jinger就是希望能客人亲自动手来接触绘画,没有好与不好,艺术可以成为一件很平常的小事。

“展不是单向输出,而是交流分享,一个对话平台及表达情绪的场所。无论你是不是专业,都可以在一介表达。”店主ZT说过,不论是去看展,还是去拍拍拍,他们都是很欢迎的,因为至少去接触了,不用强求一种必定的表达方式;“一介”是nothing,而每一个到达的客人才是充满其中的主体。

(摄影:罐罐)

罐罐

菇凉,爱生活,爱旅行,爱幻想……

一介·GalleryWorkshop Cafe

成都市 锦绣街7号附4号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11:00-19:00

电话:028-85454511

微信:一介GalleryWorkshopCafe(yiiiegallery)